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医药行业一周舆情综述:药价促发药价上涨争议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10-15 13:45:31 人气: 标签:医药行业一周新闻

  6月8日至6月14日期间,医药领域未出现新发重大负面舆情事件,药价话题和“银杏叶事件”仍然维持较高热度。

  药价话题依然甚嚣尘上,取消定价是否会导致药价大幅上涨始终处于关注焦点。近期低价药的数倍上涨将该话题热度推至顶峰,如何引导正确认识药价成为国家食药有关部门和药企的难题。“银杏叶事件”继续发酵,越来越多的药企遭受波及,事件不仅显示出药企危机应对能力的差异,而且了药企在植物提取市场行业的监管问题,随着监管加强,植物提取市场面临大洗牌。浙江关闭1800多家污染的原料药企,被解读为最严《环保法》的发力结果,在环保意识和政策不断加强的大下,制药企业面临着企业转型,环保自觉性提升的双重压力。

  从今年6月1日起,除品和第一类药品仍暂由国家发改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其他药品取消定价和限价,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通过不同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

  近几个月以来,关于“药价放开后,药品涨价”话题备受聚焦,取消定价正式实施半个月,药价现状备受关注。从的走访调查来看,药价整体仍保持稳定,部分药品有涨有跌,但绝大多数药品没有调整价格。分析认为,药价整体变化不大主要源于大多数药企在观望,等出台后续政策,目前正处于最的时期,所以大部分企业维持现状。

  在众多的药价报道中,地高辛片剂价格“狂飙”10倍的报道场关于药价后价格上涨的讨论。面对低价药的上涨,部分网民表示了不满和不解,甚至认为是药价导致。众多就此问题展开分析,主要观点分为两类:一是认为“药价放开便暴涨”系误读。评论指出,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是流通成本过高,每道环节都要从药价中分一杯羹,药价放开并不会导致药价失控。二是认为低价药的上涨情有可原,是市场的调节。有分析认为,低价药价格涨上来了,企业有了利润空间,会让因为成本原因放弃生产的药企再恢复生产,生产药企多了,价格还会回落,这才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这才能促进廉价药、低价药重返市场。

  低价药的上涨,在短期内损害了利益,因而引起了部分不满。但通过后续报道的分析和解读,对冲了此前报道带来的担忧,通过采访各领域专家和深度分析,指出大力压低虚高药价是政策设计中的主旋律,而药品价格产生波动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同时低价药上涨是有其缘由的。至此,的引导作用充分。

  预计未来关于药价放开政策影响的话题依然会持续。政策对于医药行业影响深远,部分制药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应对挑战和新市场机遇。但不能够忽视的是,部分药品价格的波动将会引发,初期必定是药价的阵痛期,有关部门只有尽快出台配套政策,规范药价调整,打击市场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减少的疑虑和担忧,引导支持和理解药价政策。

  近日,在国家食药监局对低价销售银杏叶药品企业的飞行检查中发现,个别银杏叶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国家食药监总局展开专项治理,超100家银杏叶生产药企面临整改,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有更多的企业涉入。日前,食药监总局发布银杏叶药品补充检验方法进一步防控问题药品风险。此外,食药总局还发现非法银杏叶提取物已流向了保健食品企业。食药总局要求所有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保健食品的企业立即开展自查。

  “银杏叶事件”了涉事企业的舆情应对能力。涉及的众多药企中,大多数企业能够迅速暂停生产和销售相关涉事产品,启动召回工作,并做出回应。但也有部分药企反应迟钝,回应不及时,显示出自身负面舆情应对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此次事件中,云南白药因为回应前后矛盾、模糊不清,受到的质疑最大,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都遭到了严重损害。

  行业影响方面,“银杏叶事件”推动了植物提取物的市场监管加强,植物提取市场面临大洗牌。随着有关部门下发通知,除了40多个品种之外,其他的中药提取物必须由药品生产厂家自己提取,不能再外购,使得该行业的市场空间受到一定“压缩”。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具备符合国家规范的植物提取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发展壮大。

  “银杏叶事件”属于中药业的重大负面事件,特别是部分涉事企业属于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身信誉度受损,还严重中药行业名声。近年来中医药行业负面新闻频出,呼吁加强中药业监管的声音越来越大。

  6月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出让医药界为之震动的消息:台州作为全国最大原料药产地,废气废水污染,近年来台州打出组合拳治污:1.将2000多家化学原料药企业关到只剩125家;2.试行污水管架空中,排污口刷卡测量,高科技治污效果显着;3.污染刑拘400人。

  制药企业污染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近日,省环保厅也于“世界日”到来之际公布了一批近期违法企业,包括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在内的12家企业被处罚。有分析认为,年初最严《环保法》的实施,以及高层对一切的违法行为做到“零”等,推动了监管部门对制药企业污染问题的治理。一财网评论则指出,台州的污染治理行动,早于环保法修订案出炉。台州市整体经济的向好,不必担心环保执法对经济造成过度影响,是地方敢于对污染企业做“外科式手术”的背景。台州可能不具有充分的样本意义。经济“新常态”下,那些正在受到下行压力的城市如何处理治理问题,才是更严峻的。

  长久以来制药企业的“前门制药治病,后门污染致病”的特点诟病。过去,由于违法成本低,药企尤其是原料药企业,历来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排污问题,在新《环保法》实施后,监管部门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从年初开始不断药企污染问题引发高度关注。业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新《环保法》真的能够落实到位,现在的污染大户需要投入相当于几年利润的资金进行冶理才能下去,环保风暴即将来临。

  不论是台州因污染问题被关闭上千家,还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因违法被处罚都显示出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的决心。同时也给其他药企的发展带来警示:一方面是药企转型问题。原料药企面临产能过剩、生产成本提高、环保治污问题的三大困境。对于部分制药企业来说,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逐步从原料药向制剂生产、大健康等领域转型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提高环保自觉性。在严厉管控的大下,制药企业需优化工艺,降低排放和减少污染,强化环保责任的自觉性,以环保为契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