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为什么麦肯锡错了:论对中国银行业的悲观认识需要改变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11-27 12:28:28 人气: 标签:对金融行业的认识

  麦肯锡近期发布了《中国Top 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2017)》[1](以下简称为《排行榜》)。报告认为,2016年40家主要银行中,有35家银行经济利润下滑,而且有13家银行未能创造股东价值;同时40家样本银行针对企业的贷款组合并未创造价值,资本投入回报率大幅小于资本成本。但我们认为,其对经济价值指标的计算体系并不严谨,尤其是资本成本指标可能与实际不符合。根据我们的计算,这40家银行2016年实际仅有1家经济利润为负,属于极个别现象。

  《排行榜》指出了现阶段银行面临的三只灰犀牛:即利率市场化下利差不断收紧、不良包袱日趋严重、监管趋严下银行与实体企业面临去杠杆挑战这三个严峻现状。我们认为这种悲观判断与目前银行业的基本面并不相符。市场及社会对于银行业的悲观认识需要改变。

  首先,《排行榜》对资本成本的计算有值得探讨的空间。《排行榜》计算对银行的要求资本回报率为15%,存在高估的可能。市场要求回报率指标方面,《排行榜》基于2014-2016年的金融市场指数进行估算,得出市场回报要求15.45%的结论。这三年资本市场整体为牛市行情,扭曲了报告对于金融市场回报率要求的估计。如果把观察期限拉长到5年, 2012-2016年期间的投资回报率显著回落到10.39%[2]。此外,《排行榜》研究对象是商业银行,不应该选用包含非银的上证金融指数,而应该采用上证银行指数。根据该指标计算,2012-2016年期间的投资回报率将进一步回落到9.68%[3]。有偏差的指标引用会引起模型估算偏差。据我们了解,银行股投资者的资本回报要求约在7%-9%左右,其上限也更接近我们的计算结果。据我们的基准假设进行计算,在《排行榜》中这40家银行之中仅有1家经济利润为负,属于极个别现象。不存在近1/3的银行股东利润的情况。

  其次,随着基本面、流动性和监管的变化,当前银行业经营的主要矛盾已经有重大变化。之前困扰银行业的息差收窄、资产质量下滑等负面因素正在出现转机。未来银行业需要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切实地强化自身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排行榜》基于2016年的银行业数据分析对认识2017年的银行存在偏差。

  2014-2016年处于降息周期末尾,所以《排行榜》发现了银行业息差大幅下降的现实。但2016年底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延续韧性增长,利率水平延续底部抬升,银行业的经营和发展逻辑有了较大变化。息差大幅下降并不是当前银行业经营的现实情况,事实上银行在经济增长、利率水平的拐点上体现了新的发展模式。

  在净息差方面,目前的流动性和监管下,随着银行主要大类资产收益率的重定价完成,银行的净息差逐步企稳。特别是大型银行净息差企稳回升最为明显,而中小银行息差出现分化,零售存款基础好的银行息差有较大提升。

  在资产质量方面,公开数据显示上市银行不良率整体延续改善趋势。从2017年3季度数据看,不良率单季环比下降2bp至1.65%[4]。同时,不良生成率保持稳中有降,资产质量后续有望持续改善。

  我们认为新时代下,去杠杆政策和监管加强对银行业发展的正面效果正在体现出来。对银行业长期存在的悲观认识需要修正。

  麦肯锡报告中虽然有一些数据和判断存在商议的空间,但是关于精细化定价及成本管理、优化资本配置、强化行业集中度风险管理、重视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策略是值得参考的。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确实应该考虑行业、区域、客户等度的定价与风险管理因素,进一步改善股东回报,为社会和市场创造更大价值。

  [1]该文11月 3日发布在麦肯锡中国的网站(),全名为《中国Top 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2017)-- 灰犀牛冲击下,从规模银行到价值银行》

  责任编辑:alexmls相关信息·为什么麦肯锡错了:论对中国银行业的悲观认识需要改变(2017/11/7 13:51:35)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