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在召开,这是“贯彻十九大 建设新甘肃”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省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质监局党组、局长马平,省发改委党组、副主任汪尚学,省建设厅党组、副厅长马育功,省农牧厅党组、副厅长妥建福共同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有关情况。发布会由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发布处处长刘伯荣主持。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贯彻十九大 建设新甘肃”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12月15日,委、人民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了让社会更进一步了解质量提升行动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质监局党组、局长马平先生,省发改委党组、副主任汪尚学先生,省建设厅党组、副厅长马育功先生,省农牧厅党组、副厅长妥建福先生共同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现在,请省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质监局党组、局长马平先生介绍《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马平: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感谢大家对全省质量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今年9月5日,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是、国务院首次出台的全国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国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见》出台后,省委省高度重视,林铎和唐仁健省长都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我省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根据省委省领导的要求,在省办公厅指导协调下,省质监局起草拟定了《委、人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9月30日,唐仁健省长主持召开省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讨论《方案》审议稿。根据会议和唐省长要求,我们再次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在多次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方案》送审稿。12月15日,委、人民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始终强调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强调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提高供给质量等问题。党的十九大又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总更是进一步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甘肃目前发展的情况看,我省产业水平层次较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新旧动能转换慢,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于全国下游,转型升级难度很大。尤其是去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主要经济指标一走低、逆势下滑。提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高质量的发展,质量提升是破解我省经济下滑的有效措施,必须要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推动我省经济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提升,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增强,走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的子,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省委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及时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将质量强省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确立了到2020年全省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使全省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改善,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升,使高质量发展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调与主线,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的基础。因此,《方案》的出台,不仅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我省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要求,更是推动我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强省的战略转变的内在要求,将对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方案》是今后三年全省上下开展质量提升的行动纲领。《方案》由三部分组成、共24条,主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大板块,分别回答了提升的目的任务、主攻方向、保障措施等问题。 一是在总体要求方面,《方案》明确提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质量强省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作为质量提升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创新为根本途径、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主要目标重点明确了到2020年质量提升行动达到的11项具体指标,力争实现全省重点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导和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二是在重点任务方面,聚焦提升我省企业、产业、产品、园区、工程、等6个领域的质量水平,细化提出了15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逐一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这15条都是针对这些重点行业领域的薄弱环节和质量短板,分层次、有重点地提出的具体措施,比如:针对企业质量提升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帮助规模以上企业提升质量发展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夯实质量基础,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政策支持;针对提高重点产业和产品质量供给水平,提出了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提升、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突出抓好消费品、农产品、食品药品、区域主打产品、品牌产品等质量水平;针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提升产业园区质量水平,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体系;同时针对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质量也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安排部署。总之,力争通过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质量水平都得到大幅提高,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财政金融、人才教育、督察考核、宣传引导6大保障措施。特别是明确强调了建立“党委领导、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明确了各级质量责任和各项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保障体系。这些措施非常全面,也非常具体,必将为《方案》的贯彻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我省《方案》已经出台,作为全省质量工作主管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机遇难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的要求,切实把《方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根据质量工作需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等。二是抓好《方案》的任务分解。根据《方案》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每年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并督促各市州、各部门抓好落实,推动各行各业特别是重点行业领域质量提升,以确保《方案》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大力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质量公益宣传力度,在全省上下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方案》的。同时,要把质量发展纳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的必修课程,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的根本,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价值追求和时代。四是健全质量工作考核督察体系。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增加省对质量工作年度考核的权重,组织实施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意见》和我省《方案》的检查考核。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质量督察工作机制,强化考核结果反馈和运用,将质量工作纳入省委对各市州党委和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评价和行政问责。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在省委省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质量提升行动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建设质量强省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主持人刘伯荣:谢谢马平局长的介绍和解读。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请记者在提问之前先自报所在的名称。 甘肃日报记者:请问发改委汪主任,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要达到怎么样的目标?要通过哪些措施实现相应的目标? 汪尚学:“十二五”期间以来,我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00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3341亿元,占P比重由38.7%增加至49.2%。2016年,服务业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687亿元,增长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P的一半,已成为助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省委省发布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就是要把服务业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提升水平,进而达到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重点领域服务业质量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服务业和重点服务业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一是要健全服务质量治理体系。构建责任清晰、多元参与、依法监管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加快形成以质取胜、优胜劣汰、激励相容的良性发展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全程质量控制,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与公开承诺制度,主动发布服务质量标准、质量状况报告。推行质量责任首负承诺,完善全过程质量责任追溯、传导和监督机制。鼓励推广服务质量保险,建立质量金制度。提升监管和执法水平。加大服务质量随机抽查力度。完善质量安全举报核查与协同处理制度,健全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公开、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质量信用记录、严重失信服务主体强制退出等制度。健全服务质量风险监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消费者质量投诉举报渠道,推广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制度,鼓励第三方服务质量调查。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质量自律,发布行业服务质量和安全报告。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服务市场化发展。 二是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开展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加快形成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建设格局。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将主导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要求范围之内。支持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鼓励企业自主制定企业标准。推行更高服务标准。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服务领域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研究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动企业服务标准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实施,鼓励标准制定专业机构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 三是打造服务业知名品牌。开展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发展一批能够展示服务业形象的品牌,发挥品牌对服务业转型升级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品牌价值,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品牌培育和方面的作用。鼓励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营造良好品牌发展。完善品牌和商标的法律法规,完善与争端的解决机制。加大品牌、商标执度,依法打击侵权行为。加强品牌宣传和展示,营造重视品牌、品牌的社会氛围。 西部商报记者:请问省建设厅马厅长,建筑工程质量关乎民生安全,请问我省今后几年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将采取哪些具体质量提升措施? 马育功:我省今后几年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主要有以下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2017年9月28日,由省建设厅起草的《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经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2号公布,于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与《条例》配套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制度,促进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二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省建设厅也积极行动,制定了《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监管”两个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全省工程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三是逐步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从2018年起,省建设厅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在我省全面推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四是继续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作。2011年以来,省建设厅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程质量典型问题治理行动,先后制定了28项质量典型问题的治理措施和技术手册,从2018年起将继续加大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作。 今后几年,我省将采取以下质量提升措施:一是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督促工程参建各方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责任。强化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强化个人执业管理,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规范从业行为,推动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查纠并举、查处并重,加督执度,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企业与个人责任并重,强化对从业人员执业责任的追究。二是提升项目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加强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强化绿色设计监管,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探索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激发优秀设计创作和建筑设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推广工程建设新技术。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和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提升减隔震技术水平。推行减隔震技术应用,尤其是隔震技术的应用,加强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建立减隔震装置质量检测制度,提高减隔震工程质量。三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管。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夯实监管基础,健全企业负责、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法制化、制、规范化。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规范设计变更行为。开展监理单位向主管部门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转变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推进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和机制,强化信用约束,推动发展工程质量保险。加强监督检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加大抽查抽测力度,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轨道交通工程新开工、风险事故频发以及发生较大事故城市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和减隔震工程。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改善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条件和工作,加大开展监管工作所需装备和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监督机构人员和经费。省建设厅将定期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推进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新华网记者:众所周知,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在全省产业构成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省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请问省农牧厅妥厅长,我省在农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部署? 妥建福: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你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注、关心。 我们知道,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放心、吃的,是农业部门的责任。 近几年来,省委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这对我省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具体措施中,我们始终按照“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总体要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这条主线,“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的,紧紧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总目标,突出“宣传、标准、监管、检测和责任”五个关键环节,强化监管,依法履职,重点部署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标准,强化源头管控。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每年制定发布农业标准100多项,全省农业地方标准达到1600多项,涵盖我省马铃薯、设施蔬菜、草食畜、中药材、特色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759个,年增速8%以上。二是抓监测,强化风险预警。农产品监测是排查农产品质量隐患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们逐步加大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风险评估力度,监测覆盖蔬菜、食用菌、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项目超过50多项,抽检平均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三是抓追溯,推进全程监管。全面落实省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建成1个省级综合追溯平台,17个市级、107个县级、719个乡镇监管机构追溯信息平台。6200多个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4300多个农资门店开展追溯试点。四是抓创建,提升监管能力。部署开展了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全省已有2个市和27个县区被命名和认定为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创建试点单位,创建覆盖率达到33.7%,示范带动作用逐步。五是抓整治,解决突出隐患。加大执度,连续多年部署开展了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生猪屠宰、水产品、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衔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等机制。 各位朋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省农牧厅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唱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