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杭州这座南宋古城,历来贸易发达,这注定了这座城市的创业基因。 因为浙大,这座城市有了创意;因为马云,这座城市有了梦想。创意+梦想,就是创业创新的动力。 如今,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的诞生。那些留守抑或闯入“天堂”的创业者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怀着财富梦想与创业,化作创业版图中的一座座地标。 “去杭州,实现创业梦。”一幅杭州的创业地图已然展开。 【详细】 “肯定是先有才,接着才会有好项目,最后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大公司。”作为一家在西湖科技经济园落户多年的科技型企业,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的奋斗创业史在园区里显得尤为传奇。艾森是由三位海外留学生回国创办的,曾经简陋的创业团队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了拥有28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1.6亿人民币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 然而,与艾森的成长轨迹类似的创业企业,在园区里比比皆是。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核心思想,西湖科技经济园成为了科技人才集聚的“洼地”,被认为是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位于西湖区三墩镇西侧,始建于2001年的西湖科技经济园算是杭州的老牌产业园区,首期规划总面积2.1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180亩,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 设立之初,园区主要面向“高大上”的成熟企业,定位成“产业集聚主平台,工业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载体”。 “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即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端印刷业。”西湖科技技术经济园管委会副主任蒋敏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园区已进驻园区企业108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有41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 然而越来越成熟壮大的园区也遇到了自己的瓶颈。 “如今土地是越来越金贵了,人力成本等年年飙升。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的压力很大,而由这些企业为主体的园区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蒋敏坦言,有不少传统制造企业开始自主拓展产业链,涉足文创行业,园区也随之有了新的定位。 2011年12月,在西湖科技经济园区的外围,新成立了西湖广告产业园区。广告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6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分四期建设。 “依托西湖区独特的区位、、产业、人才、服务及金融优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来到了园区。”蒋敏告诉记者,园区注重技术创新的源头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各类科技型企业,支持和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并及时为进园企业在新产品申报、高新企业认定、技术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政策服务。 至2013年底,园区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7家,其中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市研发(技术)中心2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孵化器1家,博士后工作站2个,市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省“千人计划”5人、市“521”人才6人,园区高新企业产值占整个园区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79.3%。园区科技创新水平在省市同类园区中名列前茅,被认定为“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详细】 2003年从美国来杭州创业的王小波正在进行细胞分析尖端技术的研制,作为园区政策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初创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场地到资金、从住房到专利等都是问题,而园区则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专注创新研发和市场拓展。 从事生物科学及药物研发的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万红对此也颇有感触,他坦言:“刚开始做生物医药,很难想象我们的创业团队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从几个人发展到200多人,而且大部分来自国内一线院校。这与西湖科技经济园优秀的创业密不可分。” “要吸引人才到园区来创业,除了要有政策支持,硬件设施也不可少。”蒋敏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建设,园区商务金融、餐馆娱乐、职工住宿等综合配套服务日渐完善,有5条园区至市中心公交线,园区内已有4个微公交站点和34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此外,园区还建立公共交流空间——创业咖啡吧,让创业初期的企业能在一个信息通畅的平摩擦出火花。 同时在广告园区内,园区联合企业专业力量,共同打造建成了公共拍摄平台、云计算服务平台、数字制作中心、互联网推广营销平台、中小广告企业孵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内广告企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西湖科技园区将按照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升级+区域联动+功能拓展”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建设2.0版西湖科技园区,并注重与西湖广告园区的产业互动,推进两园融合发展。 同时,以打造杭州科技生态城为契机,积极推进园区扩园区块工作,拓展发展空间,将园区建设成为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集聚、自主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力打造一个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配套设施完善、生态优美的宜业宜居的现代产业新城。 【详细】 西湖科技经济园区是杭州市新世纪“一号工程”决策的产物,经杭州市[2001]2号文批准,2001年 4月经杭州市规划局对园区控制详规的同意批复,同年8月29日园区首期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园区规划总面积2.1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000亩。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回报”的建设标准,园区管委会及开发公司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实施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落实政策和管理监督“一条龙”服务。园区已引进项目主体58家,进驻园区企业300余家,企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家。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