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白先勇新书《细说红楼梦》在台北举行发布会。图为白先勇介绍自己读红楼梦的。 视觉中国 资料图2016年7月7日,白先勇新书《细说红楼梦》在台北举行发布会。图为白先勇介绍自己读红楼梦的。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回有意思的小细节。大观园要落成了,当然需要找些管理的人。之前要建大观园的时候,也有贾府周围的人纷纷要去包工程,想讨点好处。大概中国社会古今都一样的,现在有所谓的绑标,从前也有个利益中心,在哪里呢?就是贾琏两夫妇了。凤姐掌了,那些穷亲戚都要逢迎她,想找一点什么事情来做做,设法得到一点好处。所以《红楼梦》不光是写上层的事情,也降下来写滚滚市井小民的俗事。一个叫贾芹的到凤姐那里去求差事,就让他去管那些移住贾府家庙的小小。不要看这些差事,一发出来经手的也是一两百银子。贾府自己是一个中心,旁边多少寄生的在等着他们施舍,后来树倒猢狲散,最后抄家的时候通通散掉了,亲戚也都不见了。现在,曹雪芹就要用很多小事铺陈这些人情世故。 贾琏跟凤姐两个也在抢。有的人走贾琏的门,给了好处的,贾琏就答应把事给他。贾芸好不容易从贾琏这里拿到一份工作,要去的时候,凤姐呢,一下子把它抢走了!“凤姐一把拉住(贾琏),笑道:‘你且站住,听我说话。若是别的事我不管,若是为小们的事,好歹依我这么着。’如此这般教了一套话。贾琏笑道:‘我不知道,你有本事你说去。’凤姐听了,把头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似笑不笑的瞅着贾琏道:‘你当真的,还是玩话?’”看看凤姐那个样子,“粉面含春威不露”,很厉害的!“贾琏就讲:‘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芸儿来求了我两三遭,要个事情管管。我依了,叫他等着。好容易出来这件事,你又夺了去。’”凤姐说,你放心,园子中还需要管花草的,来了嘛,就给你了。下面有意思。贾琏吃了瘪了,被凤姐一下压得喘不过气来了,怎么回她一下呢?贾琏说:“果这样也罢了。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夫妻间的调情!只有这一下,才把凤姐压住,只有一下拿出丈夫的样子来,才把凤姐压住。所以曹雪芹写贾琏,写凤姐,写平儿,那种妻妾之间的事也写得好!丈夫跟太太调情很难写得有意思,来这么一下,神来之笔,一下子凤姐没话了。嗤的一笑,向贾琏啐了一口,没话讲了,凤姐的嘴巴封住了。《红楼梦》就是在这种非常细节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地方写得活,写得好,写得入情入理。 大观园事情弄好了,元妃觉得她省亲之后,这个园林空着多么可惜,何不让她那些姐妹住进去,园中也生色不少,而且宝玉跟她们玩惯了的,就让宝玉也一起进去。在元妃的谕令之下,姑娘们还有宝玉,通通住到大观园里去了。宝玉选了怡红院,黛玉选了潇湘馆,两个人住得很近。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在大观园里的生活。大观园是宝玉心中的仙境,在尘的太虚幻境。在某方面说,真是一个儿童乐园,这些年轻孩子在里头,过了他们最快乐的几年,他们吟诗、作赋,过着完全无忧无虑的生活。宝玉跟黛玉游园,看到很多花落到地上,他俩是最最有的人,对于美的东西最爱惜,黛玉看到花落尘泥,就把它埋葬起来。宝玉说让它们随着水漂出去吧!黛玉说,漂出去还是可能会的,一坯黄土掩埋了,让这些落花有归宿。这一段其实就暗示了下面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曲《葬花词》出来了。 先生有一篇文章《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讲大观园的对照大观园外的污染。大观园可以说是贾宝玉心中的太虚幻境,在这里头至少暂时保持了他们青春的,就像花一样,如果流到外面去,就会了。可是外面的各种力量,一直有形无形地在这一块乐土乐园,所以最后大观园必然崩溃。那篇文章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参考。 宝玉在园子里没事情觉得很闷,就叫茗烟帮他找一些书来看,茗烟就给他弄了一些杂书。所谓杂书就是小说戏曲之类的,中间有很重要的两本,一本是《牡丹亭》,一本是《西厢记》。《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这一串起来,可以讲是中国浪漫文学这一道长河中的几个高峰,一个比一个高,最后当然是《红楼梦》集大成。浪漫文学讲“情”字,对于情的解释,集大成之书是《红楼梦》。一开始的时候,性的一本著作是《西厢记》。《西厢记》在元末出现,对中国的浪漫文学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爱情的追求与解放,可以为了自己的幸福,脱离家庭礼法的。崔莺莺,相国千金,为了追求爱情,在后花园委身于张生,那一节对中国的法礼教,具有性的冲击。所以西厢诲淫,在闺阁中是。 宝玉悄悄地拿来了,他不给别人看,给黛玉看,他们两人是心灵上的知己,宝玉说别人我怕,妹妹我是可以给你看的。他晓得黛玉是能够了解的。黛玉也喜欢看,一下子就全看完了。看了之后呢,男孩子嘛,当然就是调皮的,对黛玉说: 黛玉一听脸红了,不得不装怒两下,心中大概是高兴的。了林妹妹,宝玉又赶快赔小心,说笑话逗她开心,黛玉扣住一句《西厢记》里头的话,讲宝玉“银样镴枪头”(意思是中看不中用)。可见得两个人对《西厢记》都看进去了,都了解那种感情。其实对黛玉来说,崔莺莺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她自己。在爱情的追求上,《西厢记》是对于当时礼法的一种,那还是社会性的,《牡丹亭》又高一层了。《牡丹亭》出现在明朝,这本书让中国浪漫文学对于爱情的诠释,又拉高了一个层次。 黛玉看过了《西厢记》,回去时途经梨香院,梨香院里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正在,唱的是《牡丹亭》。这一段非常重要。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 黛玉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宝玉听了《醉打山门》之后,大有,到最后他说,我也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黛玉听了《牡丹亭》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听得黛玉惊心动魄。《牡丹亭》是十六世纪汤显祖写的,汤显祖所处的晚明时代的哲学思想、文艺,是对于宋学的一个大。在晚明的文学里头,高举“情”的旗帜,情是很重要的主题,尤其是以《牡丹亭》这个作品为代表。《西厢记》,它还在社会性、历史性的层次,是写实的。到了《牡丹亭》,爱情提高了一层,是形而上的情。对汤显祖来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哪里来的?不知所起,横空而来的。对汤显祖来说,情是很重要的原动力(primal force),一动了情以后,一往而深。贾宝玉不是说情根吗?情一生了根,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情可以穿越,不受时间的穿越。 我想你们都知道《牡丹亭》的故事,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到了那个地步,情简直是一种形而上的(metaphysical)、隐喻式的力量,所以它比西厢又高了一层,变成爱情了。《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西厢记》当然对于汤显祖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更是启动了《红楼梦》。曹雪芹好几个地方都引用《牡丹亭》里的曲及回目,元妃点戏也点了《牡丹亭》。汤显祖对于情的解释与设计影响了曹雪芹,《红楼梦》更往前走了一步,对情的解释更广、更宽、更博。看汤显祖作品时不光是看《牡丹亭》,要把他后来的两部作品《南柯梦》、《记》一起看。《牡丹亭》写情到了顶了,走不下去了,他后来的两个作品,一个是道,一个是佛,到了情深、情真、情至,要求的时候,佛跟道就来了。《牡丹亭》、《南柯梦》、《记》三部作品合起来看,可能就是对《红楼梦》的影响。 此时黛玉听曲,她是特别有慧根的人,一听,心中有所感。她一直能感受到自己命运的。她是绛珠仙草到这个世界上来还泪的,这一点她中似乎感觉到了。她的,到二十七回,她重要的一篇自挽诗出来了,那就是《葬花词》。她从花感生命的局限,所以她要葬花,她又听到这段【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本来一片姹紫嫣红,杜丽娘一进去的时候,只看到断井颓垣。可能在这所有人物里面,林黛玉跟杜丽娘这女孩子最相近了。第一,两个人都很年轻;第二,对爱情的追求非常,甚至可以死。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为了这个情,最后把自己烧掉。杜丽娘也是为情而死。不是元妃点了四出戏吗?中间有《离魂》,就是暗伏黛玉之死。林黛玉跟杜丽娘最相近的,就是对于时光、青春、生命流逝的,杜丽娘年方二八,已经感受到这个,感受到自己芳华虚度,所以才有春末游园的感慨。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抒情诗的一个大传统,伤春悲秋。从一开始到现在,不用说唐诗宋词,就是到了明朝的传奇,这个大传统一直持续,尤其在《牡丹亭》里面,又往前推了一步。《惊梦》的折子,它有许多曲牌连起来,《寻梦》那一折,更是有十七个曲牌连起来,讲的就是伤春悲秋,一步一步,写得好极了,写得美极了!把宋词又往前推了一步。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寻梦》那几折,莺声燕语落花纷飞。在《惊梦》的时候,女主角的梦中情人柳梦梅出来了,一开头就唱“则为你如花美眷”,像你那么美的一个人,很可惜啊,“似水流年”。我想黛玉听了这一句非常,无论多么美的如花美眷,抵不住似水流年,再好的鲜花也挨不过秋冬。黛玉一听“心动神摇”,刺激到这个地步。最后讲荼花,“开到荼花事了”,春天已经没有了,最后的收尾是惜春、伤春,欢乐底下一种暗暗的哀伤。 我想,黛玉听的这个曲子,乾隆时代是这个调调,现在还是这个调调,不要小看这个曲子,我十岁的时候就是听的这个。那时在上海看梅兰芳跟俞振飞演的《牡丹亭》,演的就是《游园》中【皂罗袍】这一段,十岁的孩子听进去了,我大概没有心动神摇,但也深深印在脑子里了。几十年后我就制作了青春版《牡丹亭》。这个曲子确实动人,非常优美缠绵,黛玉听了以后,就一下子想了很多东西了: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李煜这首词,写他自己的之恨,还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因为他的国家亡了,他被俘虏了,“流水落花春去也”,这是暗喻失去的南唐盛况。可是黛玉想起了最后两句,就把它变成形而上的意义了。李后主的词分前期后期,前期比较偏宫廷生活的艳词,之后,整个眼界气度反而开阔了,不仅是怀念故国,他对人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刻,深到王国维的《词话》甚至说他是释迦跟,担荷了人类的。我想到李后主另外一首词《相见欢》,可能这个时候来形容黛玉的心情更恰当: 这是一种亘古的惆怅,水流往西了,就不会东回了。春天也是,花也是,时间也是,一去不回的。这首词是李后主对人生的感受更深刻时写的,更写照着黛玉的心情。黛玉本就是绛珠仙草,几乎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在,诗是黛玉灵魂的构成,所以在中秋夜的时候,她跟湘云两个人互相联句,突然间迸出一句“冷月葬诗魂”,诗魂两个字就是她自己。一旁听见的妙玉说:你不能再讲了,你最后警句已出。就是说黛玉已讲出自己的命运。 黛玉跟宝玉两个人,最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命运。尤其黛玉,多愁善感,自知活不长久,后来她罹患肺病,而死,当年的肺病没的。我小时候生过肺病,努力打针吃药,好几年才医好。宝玉跟黛玉这两个人,听了戏以后,对各自的命运都有所,这一段又为二十七回黛玉写《葬花词》埋下了伏笔。(文/白先勇)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