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高考状元,比起四川“满分”理科状元,比起穿女装红遍全国的福建理科状元,我却更想说一说的文科状元——熊轩昂。 当然除了高考状元依旧让人仰望的高分之外,他的采访视频之所以能够广泛的原因,在于他说了一些关于现代教育现状的想法,而这段话由他说出来才是最有力的。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而且还生在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我还在熊轩昂这个年纪的时候,总是把荣耀和赏都归功于自己自身的努力,而把挫折和不顺归咎于外部条件的不足。压根没有他这般的认知水平。 这个名副其实的高考状元语出惊人,虽然被指耿直我却觉着一点没毛病。作为教育优质资源的享受者,他敢于正视中国教育资源不对等性,并指出了中国教育的现状,这番话自是能够起到正面影响的。 根据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而且这个统计数据还显示,状元们多出自省会城市。 根据2016年的数据,全国有54.63%的中学生来自农村。该年,大学新生中来自农村的仅占16.3%。另有报道称,大学当年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不足两成。 数据显示,2009-2014这五年间,在农村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减少了1676.7万人,其中小学减少了6.16%,初中减少了19.41%。 熊轩昂说:“现在的很多高考状元,很多都是这种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有很多的统计数据,恰好支撑了这个文科状元的说法。 一个家庭的条件虽然决定不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但好的家庭氛围,对学习习惯、性格培养的影响没人敢小觑。我一直认为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但也没人敢说这种相对公平的背后是绝对公平。 阶层和阶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困难,社会资源的马太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穷人和富人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同,能给予孩子的条件不同,更何况优质的教学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大城市。 暂不论在农村和小县城的孩子不说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少,单就连学习时间都没有办法同大城市的孩子对等。 上学上,城市孩子坐着专车穿行在马上不过几分钟,农村孩子步行几公里泥泞的山上得花上几小时;放学后,城市孩子忙着各种补习班抓紧学习,农村孩子却免不了花上精力和时间要帮衬家务。 教学资源不对等,时间资本也无法对等,“农村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并不是什么的事情。 去年,有个叔叔要卖二手学区房,我觉得很可惜,毕竟即便是孙辈也需要学区房。可他却是淡淡一笑:“我家里的孩子要读书,还需要靠学区房吗?” 什么是教育领域里真正的差距。现在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或许感受到的只是一部分,将来在他们的生活中会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我一直这个没有绝对公平存在,总的来说,高考恢复40年来,显然中国一定比从前要稳定,但在不同的局部依旧可能会发生着,去拼一下还是有机会屌丝逆袭的。 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仅凭学历逆袭的确越来越不容易,但如果连学习都不努力,那么你的未来还有多少选择的机会呢? 有些毒鸡汤,我相信很多人也看过。但比起咪蒙的支持实习生休学,我更赞同熊轩昂说的:“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中国那么多创业大佬,除了马云是专科后来升的本科,绝大多数就算不是绝对名校,也都是正规的本科毕业。 或许100个成功者里会有一个小学文凭的人,但就凭这一个特例就忽视另外99个人的学历,一口咬定读书没有意义,那样不过是对自己不愿意努力的慰藉罢了。 恕我直言,没有哪个社会存在绝对公平,每个人能做的就是,闭着眼睛接受目前的一切,然后脑子里规划着自己可以怎么扳回目前的输局。 坐拥优质资源的高考状元能说这通透的话,除了让人敬佩他自身的勇气,也带给很多在弱势阶层接受教育的人以希望。 希望这个年轻人在以后的精英之上,能够依然抱有这样的情怀,并将这种情怀传递给下一代的年轻人。 虽然很多人不曾拥有“熊轩昂”这样的学习条件,但对于寒门学子而言,如果有一个特别高的分数,本身就已经逆袭了。如果从前的努力还不够希望能跻身985,211,也不要灰心。努力还愿意脚踏实地付出的人,要相信总有一天,离成功不会那么远。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