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2月28日零点,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饕餮巨制《长城》上映12天票房突破8.7亿大关,超过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5.9亿,刷新张艺谋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得益于《长城》首周的出色发挥,在2016年还剩不到8天时,年度票房以440.72亿超越2015年440.69亿的总成绩。 与突飞猛进的票房相映成趣的是,这部承载了2016年票房“最后冲刺”的影片,上映以来便自带话题功能,引发的争议在社交平台上“炸了锅”。 在一片激烈讨论声中,不少细心观众发现:在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网上,该片的得分只有5.4分(满分10分),属于近年张艺谋电影中较低的一部。不过,在区分了“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的猫眼电影网站上,《长城》的专业评分低至5分,观众评分却达到了8.4分。 影评人的“冷嘲热讽”和吃瓜群众的“好莱坞般惊喜”形成了鲜明对比,《长城》成了一个主流观众感受与不在同一平行线的电影。 这种反差现象,也曾经出现在几部好莱坞身上,比如今年年初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在两极分化的影片评价声中,最终取得了8.62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排名第七。 为何会出现口碑两极分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褒贬不一的声音?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来中国电影市场哪些问题?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张艺谋的新电影《长城》? 票房也好,口碑也罢,其实早在上映前,张艺谋已预见到今日的局面。还是来听听他自己是如何评价《长城》吧。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背后却反映出,网友对电影《长城》讨论时,该以什么标准作为参照物、和哪些电影作比较产生了疑惑。换句话说,张艺谋对这部电影究竟有多少话语权,是网友普遍关心的。 《长城》其实是第一部披着华语片外衣的好莱坞爆米花。除了导演、主演以外,电影从编剧到音乐、到特效、故事内核和情节逻辑等等,几乎全部幕后都是好莱坞的贡献。 故事雏形开始于美国传奇影业,就是那家喜欢拍怪兽电影的公司,《魔兽》、《哥斯拉》、《环太平洋》都出自他们之手。好莱坞素来喜欢向全世界兜售价值观,这一次把目光放到了神秘的古代中国。他们用七年时间开发打磨剧本,前两位导演都要开机了,后来还是停了下来,剧本转到了张艺谋手里。 那一年,张艺谋回归文艺风格拍摄了电影《归来》,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票房纪录。经过深思熟虑,张艺谋接受了电影《长城》的拍摄邀请。 接受邀请的前提条件是:改剧本。为此他跟美国传奇影业讲武术的起源,孙子兵法,,五禽戏……对方都觉得很有趣。按张艺谋的话说,初期的剧本就是合拍片的老套,“当我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要把这个拍成中国风时,他们很尊重,并且请了第一流的编剧来共同合作。”一年后,《谍影重重》的编剧托尼负责剧本收官,电影才正式开机。 除了几位中国演员,张艺谋方方面面都要和“歪果仁”打交道。“团队里面有103位奥斯卡级别的获者和提名者。美国制片方为我提供的全是一流的人才,而且都是我面试的。” 说到“好莱坞”,这也是张艺谋愿意合作的重要原因,“通过这次,我才知道他们的工业运转已经到了这么科学、这么成熟的程度。”每天拍完的素材都要传回美国传奇影业审看,在拍摄现场,修改几句台词都要报告几个主要的负责人。一切工作流程严格按好莱坞的规矩办。 张艺谋深知,特效对一部好莱坞来说,是决定观影体验的重要环节。对他本人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更是与好莱坞顶尖特效团队的难得合作。按传奇影业CEO罗异的话说,“想用什么特技就用什么特技,想用什么演员就用什么演员。这就是所谓的。而这种,中国其实是需要的。” 《长城》这部电影花了15个月来做电脑特效,特效镜头占了全片的2/3。在这段时间里,张艺谋一边要准备G20峰会文艺演出,一边还要忙电影后期特效,中美两边不停奔波,“我现在飞美国都把我自己飞成终身白金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