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10-26 1:07:37 人气: 标签: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继母十七岁

  卫生人才网提供医疗卫生人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包括2018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资料、医学基础知识考点、解题技巧及医生 招聘笔试面试。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关系。

  (1)应激,也被称为压力,1936年,塞里提出了“-般适应综合征”和应激概念,标志着现代应激研究的开始。其研究发现应激一般经历了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

  警戒期:是机体为了应对有害刺激而体内整体防御能力的动员阶段。此时机体的主要生理变化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及呼吸心率加快,的血液集中供应到心、脑、肺和骨骼肌系统,使机体处于最好的准备阶段(准备战斗或逃跑)。

  抵抗期:如果持续在有害之中,机体就会转入抵抗或适应阶段,通过增加合成代谢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这个阶段某些警戒期反应发生改变甚至逆转。

  衰竭期: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会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此时动员阶段的症状会再次出现,而且成为不可逆的,也可以造成疾病状态,产生所谓适应性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2)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刺激。在人类,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包括来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事件。

  根据应激源的来源分为内部应激源和外部应激源。内部应激源是指产生于有机体内部的各种需求或刺激,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生理方面如头痛、发热、肢体等;心理方面如期望过高、追求完美、等。外部应激源是指产生于有机体外部的各种需求或刺激,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自然方面有空气污染、噪声、天气炎热等,社会方面有人际关系不良、工作不顺心、夫妻感情不和等。

  性应激源:指由于直接作用于而产生应激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和疾病因素等。例如:冷、热、噪声、机械损伤、细菌、病毒、放射性物质等均属于性应激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