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央国企指数全梳理

作者:佚名 来源: 日期:2024-12-11 14:37:18 人气: 标签:相关指数的范围

  北证50成为市场的“最靓仔”,率先突破10月8日的高点,自9月24日金融发布会以来,涨幅高达111.9%。

  当前央行的“子弹”已就位,政策也明确鼓励央企发挥带头作用,多家央企和国企已响应政策,进行回购或增持。

  9月24日,证监会还就《上市公司监管第 10 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提升质量、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推动投资价值提升。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央企和国企的基本概念。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仅有98家,是真正的“中字头”企业。

  国企的范围则要广泛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截至2022年,国有控股企业多达36.2万家。

  沪深两市共有475家中央国有企业,我们将由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实际控制的这些企业统称为“泛央企”。其中,市净率低于1(即破净)的企业有65家,占比约14%。

  以石油行业为例,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在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中都占据主导地位,这确保了它们拥有更为稳定的收入和业务,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更大的可能是受到港股整体强势表现的影响。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上涨20.8%,而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5.5%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和“港股通央企红利”都重仓金融板块,其中前者的金融板块集中度更高,银行和非银金融占比近50%;而“港股通央企红利”金融板块占比在37%。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则更偏向能源板块,石油石化行业权重达到32%,通信(20.9%)、煤炭(14.2%),银行仅占2.4%。

  从估值来看,重仓能源的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估值最高,PE为7.7倍,PB是0.8倍,恒生中国央企指数次之,PE为6.5倍,PB是0.6倍。

  中证央企红利重仓银行,股息率最高;央企红利50则不包含银行,而央企股东回报的银行占比很小,仅2.2%。

  银行是这两年涨幅最大的板块之一,政策利好使银行基本面得到改善,喜欢银行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中证央企红利。

  “央企红利50”和“央企股东回报”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重仓煤炭、钢铁、建筑装饰等领域,前十大成分股也几乎重合,走势接近。

  从股息率来看,央企股东回报为4.1%,略高于央企红利50;从估值看,央企红利50的PE为12倍,也比央企股东回报高。

  上证央企:由沪市上市的5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组成,重仓银行业(27.8%)和公用事业(13.1%)。

  央企现代能源:选取业务涉及现代能源业的50家央企组成,重仓公用事业(45.9%)、电力设备(14.4%)和石油石化(12.7%),重仓股主要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等,很像一只电力指数。

  相比介绍的指数,“央企创新”、“央企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央企科技引领”都更侧重科技创新属性。

  在区别上,“央企创新”和“结构调整”相对保守一些,传统红利型行业(如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等)与成长型行业平分秋色,行业分布较为均衡。

  这两个指数在市场好的时候,具有较强的进攻性,而当市场一般时,基建相关的央企可以贡献稳健的利润,形成攻守兼备的局面。

  特别是“央企创新”中建筑业的占比达到19.4%,明显高于“结构调整”的9.8%,这使得“央企创新”更偏防守型。

  从估值角度看,这两个指数相差不大,市盈率(PE)约13倍,市净率(PB)约为1.4倍,股息率都在3.3%左右,结构调整相对会高一点。

  “央企科技创新”和“央企科技引领”则更突出国防军工与计算机行业的比重,成长风格显著,可以视为“军工+信息科技”的特殊组合。

  这两个指数的估值也相对较高,“央企科技引领”的市盈率达到54.7倍,市净率为3.9倍,是所有指数中估值最高的;“央企科技创新”市盈率为23.9倍,市净率为2.1倍。

  虽然“央企科技创新”和“央企科技引领”年初至今表现相对落后,但自10月8日以来,随着市场风格转向科技成长,反而跑赢了其他央企指数。

  这个指数由80只A股和20只港股组成,股息率约为4.5%,前五大成分股占比接近一半,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占了30%以上的权重。

  非红利指数方面,上证国企由上证地方国企50指数和上证中央企业50指数组合而成,涵盖了沪市100家大型国企上市公司。

  从行业分布来看,除了银行(20.7%)的比重较大,食品饮料(15.9%)也占有重要,主要是因为贵州茅台是该指数的第一大重仓股,权重高达10%。

  上海国企主要选取上海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反映上海国企的整体走势,整体偏向小盘风格,市值100亿以下的成分股数量占比过半,PE为16倍,相对较高。

  “国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进攻性较强,估值也相对较高,市盈率(PE)为13.5倍,其重仓股包括中信证券、五粮液、紫金矿业、招商银行、万华化学等。

  “国企一带一”则偏向基建和周期性主题,建筑装饰和有色金属是其中最大的两个板块,合计占比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而言,“国企”和“国企一带一”持仓中的中字头企业相对较少,在中字头行情中可能会落后。

  1.港股央企指数:今年整体表现优于A股,股息率接近,都是6%+。三个红利指数中,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和港股通央企红利重仓金融板块,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则更偏重能源。

  2.A股央企指数:红利指数中,中证央企红利重仓银行,股息率最高;“央企创新”、“结构调整”攻守兼备,“央企科技创新”、“央企科技引领”的国防军工、计算机占比突出,成长风格显著。

  3.港股国企指数:富时中国国企共赢集中于中字头企业,四桶油、基建板块、两大运营商的表现基本决定了指数的表现。

  4.A股国企指数:红利指数方面,上证国企红利的股息率最高。上海国企指数偏向小盘风格,“国企”更强调科技创新,“国企一带一”则侧重于基建和周期性主题。后两个指数中,中字头企业的占比较低。

  5.基建指数:基建工程的集中度非常高,受建筑板块的影响较大。中证基建相对分散,不仅包含建筑企业,还纳入了基建产业链上生产挖掘机等设备的企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